為官的陰陽兩面
21.04.2006 - 7:47 pm
這兩天要加班,未能兼顧私務。同事借我《萬曆十五年》,很有啟發。即使賢能如張居正,戚繼光、萬曆帝,也不能突破落後制度的局限。不少地方可對照現實:

「首輔申時行雖然提倡誠意,他對理想與事實的脫節,卻有一番深切的認識。他把人們口頭上公認的理想稱為「陽」,而把人們不能告人的私欲稱為「陰」。調和陰陽是一件複雜的工作,所以他公開表示,他所期望的不外是「不肖者猶知忌憚,而賢者有所依歸」。達到這個低標準,已經需要一番奮鬥,如果把目標定得更高,那就不是實事求是了。

要消除文官中不願公開的私慾是不可能的。因為整個社會都認為做官是一種發財的機會,不少的小說和筆記都寫到,一個人得中進士,立即有人前來謀畫策,如何買田放債,如何影響訴訟,如何利用權勢作額外收入的資本。… 地方官綜攬民政與財政,致富的機會至多。

至於官員本身,向這種社會風氣投降的程度則各有不同。大多數人覺得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間取得一部份額外收入,補助官俸的不足,以保持他們士大夫階級的生活水準,於清操無損。」 (P. 69-70)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台北:食貨出版, 199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