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藝
2003-03-15 - 3:21 p.m.

有些「名人」就是喜歡做一些很沉悶、無聊的作品,然後就告訴大家這是"嚴肅文學","高尚的藝術",說只有高層次的人才會欣賞。雖然我同意品味是有高下,但是刻意的賣弄不是和刻意的媚俗一樣討厭嗎?

讀《千年一嘆》,還不如讀王文華的《蛋白質女孩》、《61x57》,它們至少生活實感強,文筆簡潔。

top

朋友﹝補充﹞
2003-03-14 - 4:08 p.m.
補充上一條,書裡還說,兩人在同一關係裡面不一定有同樣的取向。亦即是說,我可能認為我和你是以友情來維繫,但你郤只是以功利的原則來維持這個關係。

top

朋友
2003-03-14 - 2:51 p.m.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裡面說,朋友關係是在"友愛"(Love)和"交換"(exchange)兩極之間游移。有些關係友愛多一點,那在其中的人就會無私一點;而那些交換特質多一點的關係,人自然就會功利一點。而單只有愛或是單只有交換的關係是少乎其少,即便是戀人或是商業伙伴之間亦然。真可惜我還沒有機會把此書讀完。

人大了,朋友是多了,可是關係也越來越趨交換那邊傾鈄。

top

電影
2003-03-13 - 11:43 p.m.

電影是現代的產物,是這個時代的新體栽,它大大影響了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是時代精神的表現。攝影當作如是觀。

可我還是喜歡文字這個媒介多一點,愛它便宜、方便,而且充滿人性。我不是說電影、攝影太機械,而是作家控制文字的自由比導演控制一齣戲大得多,起碼也不大要經費傷腦筋。而且一個人的制作和一組人的制作始終有點不同。

top

政治
2003-03-11 - 8:21 p.m.
玩政治,科大教授始終不及李國章。唉。

x x x

我相信直覺,尤其是在一些理性沒有多大用場的地方。評價不相熟的人、與朋友相處、兩難的決定,我也隨直覺而行。為什麼不?理性?其實和直覺一樣不可靠。沒有足夠的資料,那來合理的結論?我相信直覺是人類擁有的一種天賦,只是現代太過強調理性、功用,大部份人都把它忽略而已。

top

雜記
2003-03-11 - 12:06 a.m.

今天隨想很多,先記下,遲一兩天才elaborate。

x x x

我記得有個外國名人﹝應該是說英語﹞說過:「如果可以再活一次,那麼任何人都會成為偉人。」

x x x

我覺得我是教育系統內的一顆螺絲。

x x x

直覺為什麼不可信?

x x x

高層總是口是心非。﹝至少我認為是。﹞

top

機會
2003-03-09 - 10:57 a.m.
我深知機會可一不可再,可我一直順從「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事」原則,若因此而錯過機遇,我也沒什麼辦法。

top

專心致志
2003-03-08 - 11:04 p.m.
做事要集中,不要左顧右盼。

今個學期要克制一點,興趣?要暫時放低一下。最不捨得其實是德文,眼看妹妹的德文一天天的進步,而我的就一點點的退步,心裡很不是味兒。

top

甘苦
2003-03-08 - 10:07 a.m.
我記得菜根譚有類似的一句話:「能嘗苦,方知甜滋味。」生活本來就是甘苦交雜,若只有甜味,我們怎樣知道它的可貴?

top

捨不得
2003-03-06 - 11:33 p.m.
捨不得,為什麼還這般執著?

可能我修為還未夠。

top

官員與天使
2003-03-05 - 10:54 p.m.
報紙上有遍文章說得真好:官員不是天使,他們也以昇官發財為先。大眾利益?也只是次要的因素。﹝其實這段說話也只是在分析權力關係。﹞

要令政客和官員多想一想我們,只有從制度上的改變著手。民主制度是不是最合適?我不知道,也沒有本事分辨。

勞思光:內在品質(intrinsic properties)應和發生歷程(genetic process)分開。無論官員是不是天使,我們也應把重點放在他們的政策上面,究竟能否平衡各方利益?是否符合我們大家都認同的公平原則?至於他們的目的為何,我們無從知道,也不大需要知道。

top

因果循環
2003-03-05 - 1:33 a.m.
佛家不信命,只講因果循環。如果今天沒有下功夫,那來明天的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