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
2003-04-13 - 9:13 p.m.
前兩天說起歌德,今天就說一下《維特》。

《維特》的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叫維特的青年,他很有才華。因為某些原因,他移居到外地一條小村莊,並在當地戀上一個叫綠蒂的女孩子。好景不常,原來綠蒂有個未婚夫,維特因此離開那村莊而忘記此事。在其間綠蒂也完婚了。可惜他始終辦不到,他還是回到那村落,希望和綠蒂及她的丈夫維持朋友關係。可是維特始終接受不了綠蒂的婚姻,最後走上自殺之路。《維特》是歌德的成名作,只花了兩星期創作,歌德自己說那是因為當時他有相類的經歷。這本書在當時的社會造成了很大的迴響,真的有幾個青年仿效維特的方式自殺。《維特》的故事現在看來或者是十分老套,可是它裡面書信體是我見過最好的,情摰真切,深情動人。而且它的小說手法在當時來說應該也算是創新。

我想,維特的故事只會在當時的德國發生。如果發生在其他地方,故事發展會很不一樣。先此聲明,以下的想像全都是以經典的作品來作藍本,與現在的情況未必相符。

在俄國,維特應該會和綠蒂的丈夫來一場決鬥,最後可能像普希金一樣,傷重死亡。
在法國,維特會不斷向綠蒂展開追求,和綠蒂的未婚夫來一次競爭。最後即使綠蒂嫁給任何一方,她也可能仍與另一方藕斷絲連。活像《祖與占》的情節。
在英國,婚後的綠蒂應該會和維特偷情,關係可能會維持數十年之久。又或者綠蒂不接受維特的愛,像《此時‧此刻》的情節,終年鬱怨,自殺身亡。
在當時的中國呢?維特應該會自我流放,四處游歷, 不再見綠蒂。輕則寫幾首好詩,成了名詩人;重則投身國家事業,做了大官,或成了大將軍。

如果故事在香港發生呢?

伸延閱讀: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

top

SARS
2003-04-12 - 1:51 p.m.
SARS,難道不就是特區病的暗示?

香港人近年來真是忙得慌,不太注重健康,不太注意家庭和休息。政府又施政失調,瀕生亂子。大學現在雖說復課,可惜實情郤是半癱瘓,大半的課堂停頓。希望在這場大病之後,香港會否極泰來。

﹝究竟董建華要不要下台?民怨已經到逹歷史新高。這兩星期還可能會再攀升。我實在不敢想像。﹞

top

給歌德的信
2003-04-11 - 12:51 p.m.
TO: 歌德 [email protected]
CC: 朱光潛 [email protected]

敬仰的歌德閣下台鑒:

終於讀完 朱光潛先生選譯閣下的《歌德談話錄》,對先生豐富學養和高尚人格心感佩服。難怪近代的德語作家都視你為一座不可被超越的大山。可惜這一百年英語主導世界,否則你的聲譽必然更隆。

晚生曾讀過 先生的《維特》和《浮士德》第一部三數遍,每次都有新的得着,更驚嘆先生的偉大。晚生不才,德語還沒有學好,只能透過漢語的翻譯來了解先生的作品。不過聽說由於先生的作品年代久遠,所用的德語較古雅,一般的德國學生也看不懂先生的著作。看來我還要多下苦功,才能一窺 先生的德語原著。我在中七的時候,也曾翻過中譯的《親和力》(Elective Affinities)。近來參看資料,才知道原來它也是先生晚年其中一部重要作品。可惜我當年年少無知,人生經驗尚淺,實在不能體會作品的高明之處。他日有時間,晚生必定重新再讀一篇,以酬先生創作之心思。至於《浮士德》第二部,晚生也曾多番嘗試把它讀完,可惜晚生實在才疏學淺,連歐福良是拜倫的象徵也看不出來,更枉論要把它通篇了解、明白。所以看來晚生要惡補多一點知識,尤其希臘的神話故事,更要積累多一點人生經驗,才有望在若干年後把第二部讀完。至於先生其他的作品,好像《威廉‧邁斯特》那兩部著作,請恕晚生不才,實在沒有能力和時間把它們讀上一遍。

世界文壇在 先生身後有很大的變化,技巧上無疑是精進了不少,但是在題材上卻傾向衰頹、偏鋒。看來短時間內也沒有作品能逹到 先生和 莎士比亞的水平。不過,正如我國諺語有云:「江山代有人才出。」說不定將來有作家能集各家的所長,超越以往所有名著,到逹一個新的高峰。到時我在送封信告訴你好嗎?

中國香港的讀者
潘敬賢 謹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