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al
2003-06-26 - 11:38 p.m.
昨天寫得太多,今天要休息一下。現謹引馬克思的Captial定義作補充。﹝摘自http://www.marxists.org

Capital is in the first place an accumulation of money and cannot make its appearance in history until the circulation of commodities has given rise to the money relation.

Secondl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oney which is capital, and money which is money only, arises from the difference in their form of circulation. Money which is acquired in order to buy something is just money, facilitating the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Marx represent this as C - M - C or Commodity - Money - Commodity.] On the other hand, capital is money which is used to buy something only in order to sell it again. [Marx represented this as M - C - M.] This means that capital exists only within the process of buying and selling, as money advanced only in order to get it back again.

Thirdly, money is only capital if it buys a good whose consumption brings about an increase in the value of the commodity, realised in selling it for a Profit [or M - C - M'].

top

哥倫比亞的昂山蘇姬、童話書、金錢
2003-06-25 - 9:35 p.m.
這幾天聽李怡的〈哥倫比亞的昂山蘇姬〉、〈英格麗的《別為我哭泣》〉和〈聲援英格麗〉,把近日的心浮氣燥一掃而空。對比於英格麗的家愁國難,自己的個人得失着實是微不足道。是什麼時候我們把自己看得高於一切、一切以個人的利益喜惡為依歸?或者高尚的情操、偉大的理想現在已經不合時宜,我們也不再需要英雄人物。但是在功名利祿以外,我們是否應該有其他的追求?我也不是那種把理想懸得很高,漠視現實生活經營的人,只是我一直相信,除了物質生活,我們精神生活也應該有所追求。朱光潛:「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也許我讀朱光潛太多了。﹞

本來無心買書,到上水商務一逛,竟找到梁實秋譯的 Peter Pan ﹝即那個永不長大的小飛俠﹞,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對着心頭好,只好大破慳囊,送上白花花的五十大元。其實我最愛就是讀童話書,《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我都讀了好幾遍。本地的我最愛就是阿濃的《阿濃說故事100》,我記得在小學的時候,為了把它讀完,到青少年中心待了一個星期。﹝那時不知為什麼,中心內的圖書不得外借。﹞或者我也應該翻翻卡爾維諾的《意大利童話》,聽說卡氏成果不下於《格林童話》。

在商務的新書推廣區,隨手翻了翻《經濟大預言——清崎與富爸爸趨勢對話》。或者我也應該趁這個機會說說我對金錢的看法。談起金錢,一般人只會想起經濟學、財務和會計。我認為馬克思才是看得最透徹。

馬克思的名言:「財富是資本的積累。」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財富是透過累積資本而產生,工作﹝勞動﹞並不一定會帶來財富。馬克思還把人分成“資本家”﹝Capitalist﹞和“工人”﹝worker 或譯作勞動者,又作無產階級 proletariat﹞這兩種。顧名思義,工人是為資本家的服務,資本家只需要付出資金,就可以賺取利潤。而工人卻只可以出賣勞力來換取生活,工人注定是被資本家剝削的。﹝全都是馬克思思想,我沒有半點個人意見。﹞好像這些都只是陳腔濫調,為什麼還要提出來?因為只有弄清楚這些概念才好分析所謂的「中產階級」,表面上他們是集資本家和勞動者於一身。他們有自己的資本,但是也需要工作。但是其實他們的資本是很虛幻的,只要有什麼天災人禍,大環境不景氣,他們的資本就變得微不足道。想一想金融風暴,受苦的究竟是「負資產」的中產階級,還是香港的大資本家、大地產商?樓房究竟是中產階級的資產、還是地產商源源不絕的生錢機器?﹝對中產階級的分析馬克思在一百年前就已經提出來了,不是很厲害嗎?﹞

說了半天,是時候說回清崎這個《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和他的新書。我也有讀過《窮爸爸,富爸爸》,是在讀馬克思之前讀的。現在回想起來,《窮爸爸,富爸爸》其實就是一本資本家的自白書。書內說的要為生活投資、房產是一生最大的負債而不是投資等,不就可以用馬克思「財富是資本的積累。」來概括嗎?不信?看倌你可以自己找來這本書來看看,一定不難在坊間找到。書的主旨就是教你如何從工人變身成資本家。﹝當然不是以馬克思的詞匯來說﹞俗語:「工字不出頭」,其實是一句至理名言。

我當然沒有本事白手興家,作個有頭有面的資本家。可是一般的股票買賣,我也曾下過功夫,略懂一二,簡單的圖表分析我也懂一點。﹝我的地鐵股現在還算是賺錢的。;-P﹞如果大家還是待在家裡沒有工作,不妨花點心思了解一下股票買賣。目的倒不是單為了賺錢,要了解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股票市場可是一個重要的地方。聽說現在的小期權也挺「好玩」,不知道是怎樣玩法?

top

蚊,孕婦和剩餘價值
2003-06-26 - 1:42 a.m.
昨天上學,我坐靠窗的位置,享受晨早的日光。可一隻不知就裡的蚊子,繞着我團團轉,我雙手撥動了幾下也不能把它制服。正當我打算饒過它的時候,它卻試圖飛到我右手腕上鑽探,我登時使勁把手腕向窗邊一敲,那隻討厭大蚊便黏在窗框,不再動彈。

從哥德學院回程的MTR上,我讓座給一個孕婦。她臉上竟現出驚異的表情。其實也沒甚麼,我大善事就沒本領做,小恩小惠力所能及,為何吝嗇?

xxxxxx

Intro to Sociology 竟然會講馬克思,不過教授自己好像對剩餘價值、剝削、異化等詞匯理解不大清楚,看來我也要自己重温一下馬大鬍子的概念。Java 連comment都要講 discipline?那programming還有甚麼自由、創意可言?﹝異化的概念在心頭揮之不去﹞也許我也是時候離開IT field。

top

小休一天
2003-06-24 - 1:09 a.m.
由早上八時三十分出門直至晚上十一時回家,身體實在太累,本天的事宜明天再記。

top

夢想與現實
2003-06-22 - 11:55 p.m.
阿Pat傳來以下的文章,本來我不大喜歡引用、轉載他人的文章,一來是版權問題,二來湊湊拼拼,自己好像存心躲懶,對自己的版面不負責。可是既然阿Pat的版面消失了,自己對這篇文章有點意見,那就姑且再犯一次。

以下文章摘自6月13日都市日報每日專欄

"我們的青春年代"
海濤, 玩具設計師

原來, 不經不覺, 已經步向"年輕"的懸崖, 看<<六樓后座>>, 看見青春, 也看見所謂的大人角度。當然, 從中看見了自己。

不知有多少人覺得電影中的年輕人百無聊賴。幾個人, 合租一個單位, 只為可以多聚在一起聊聊天, 玩玩一個叫"誠實或大膽"(Truth or Dare)的遊戲。問題要多"無聊"有多"無聊"。如果, 這樣叫無聊, 我們被睥睨, 被輕蔑。但, 世界, 並沒有因些而改變。很喜歡電影中一組鏡頭, 先映著繁華淒美的中環, 一往下拉便是他們租住的唐樓, 六樓后座。他們逃避, 他們被遺棄, 也被遺忘, 記得家驅死後, Beyond第一次再出被的唱碟就叫"二樓後座"。差不多的地方, 相似的處境。明明就活在城市之中, 明明就棲身在繁華裡, 卻又被拒諸門外, 我們想逃, 卻又只可依附在城市之內。畢竟那幢七彩繽紛的中環廣場, 觸手可碰郤又遙不可及。我們這群年輕人, 原來只是一個又一個的卡西莫多。

電影中有意無意翻唱了Beyond的<<海闊天空>>, 原來, 說愛談理想, 來來去去, 還不是那幾首歌/那幾句歌詞: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敗..." 不過, 是一種自我安慰。其實, 我們即不不羈也不放縱。從來最怕的只是跌倒。魯迅說過: "年輕人的夢想總是飛得最高最遠, 卻也會令人跌得最傷最痛。"但, 其實最傷最痛的不是跌倒, 而是有一天發現原來自己從沒有怎樣飛過, 一直駐足原地。這幾年, 身邊不少人都認為我將來會怎樣怎樣, 怎樣怎樣。有幾刻, 我幾乎也相信自己真有可能幹出一種什麼成就來。但, 怎麼日子一天一天過去, 願望卻還是那麼遙遠: 是不是應該放棄, 不再好高騖遠, 腳踏實地, 做回一個平平穩穩的打工仔? 我不知道。

幾位年輕人, 租了一個地方, 便想稱"皇"稱"后", 那個空間, 該是最易控制的吧; 想當然。 但, 不是被警察查牌, 便是母親找上門, 然後漸漸, 我們發現, 我們根本什麼也控制不了。到長大後, 可以控制得更多更多, 但, 我們, 又不稀罕了。

今天, "20 something" 的你們, 還有在談夢說想吧? 電影內群年輕, 各有各的夢, 不過是最陳腐的"出一本書"/"出一張個人大碟"/"賺十萬元"等等。 然後給自己定下一年目標。 最後, 只有一個人達到。 如果給我一年時間達成一個目標, 我想, 我毫不考慮便會拒絕。不敢, 也不想。 不知道為何, 這一刻好像失去了勇氣和方向。 但年輕的你們, 至少, 我一直都在嘗試。 一年之後, 達不達成才不打緊,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沒有放棄, 不至於令將來的自己太後悔。

謹把此篇文章獻給我最親愛的弟弟。

我的意見有以下幾點:
1. 我從不相信夢想是可以一飛即達;我相信夢想是要築出來,要用上無數的心力和血汗建設出來。老實說,我一直也在努力,雖然進度緩慢,可我還是盡力而為。至於那是甚麼呢?我想還是待完成了才告訴大家吧。我想這還有好幾十年。

2. 香港經濟差得不得了,但這不是放棄的藉口。從來要實現目標就不容易,現在沒有兵荒馬亂,又沒有生活的逼切困雖,邁開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此其時了。

3.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在上位者、成年人往往推說那是我們不肯屈就、不肯捱苦、不努力找工作、工作態度欠佳。那其實是把社會、制度的問題推到個人層面,把責任全歸於個體身上。工作條件苛刻、沒有滿足感,工作態度欠佳在所難免;大學的職業訓練和現實工作不協調,那就是我們不肯屈就;找不到工作,就是面試成績不理想、找工作力度不足。總之就是把一切責任全推到個體身上,其實是社會、當權者不肯反醒、漠視真正問題的具體表現。同學其實不需要太自責,更不要因此而自我形象低落。我不是說我們不應為現實而作出適度妥協,可是若把問題簡單化、隨便找代罪羔羊,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再舉一證:試問那個教學部門訓練創意思維,要求學生要有良好品格?對學生這種產品有這些要求,不是緣木求魚嗎?有怎樣的制度,就有怎樣的學生。破格的學生?不是沒有,只是學生就要自己承擔後果,有什麼成就失敗貴客自理,沒有人會同情。敢問讀者你會選那條路?乖乖的順着既有的制度一直走,專心讀書考試,不作他想,然後乖乖的選對應的工作?又還是會順着自己的志趣,在制度之外努力?我也不知道那條路光明一點,我只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決擇負全責,沒有人可以逃避。

top